让精神从展柜走进柴米油盐。只要干部和群众在同一条板凳上呼吸,西柏坡的灯火就不会灭。

2025-09-26
远舟
阅读

把西柏坡精神搬进今天的生活,不是再盖几座纪念馆,而是让 “赶考”“两个务必”“一切为了人民” 这三句话长出新的血肉。做法可以拆成三条活路,每条都带温度、可落地。

b62ae8d3-5a1c-4b41-a46f-4f0baae44c9c.png

活路一:把 “赶考” 做成日常打卡
机关单位每月抽一天,不设主席台,全体干部带着小马扎进社区,现场答居民问卷,答完立刻公示整改清单;社区给干部打分,低于 80 分就回炉补课。问卷题目不聊宏大口号,只问路灯亮不亮、下水道堵没堵。赶考从进京的千里长路缩成家门口的十米小巷,精神就活了。


活路二:把 “两个务必” 写进家庭账本
纪检部门印一本 “简朴账本”,每户可免费领取,页脚印着西柏坡时期的一顿饭钱折算成今天的数值。账本不记收入,只记浪费:一次剩菜、一张单面打印纸、一瓶没喝完的矿泉水都要手写登记。月底社区张榜,谁家浪费最多,谁家上台做检讨。干部家庭带头公示,群众自然跟上。简朴不再是文件里的形容词,而是自家厨房里的数字。


活路三:把 “一切为了人民” 变成手机里的红绿灯
交通、市监、医保等窗口单位上线 “红绿灯” 小程序,办事群众办完业务随手点红或绿。连续三次被点红灯的工作人员,系统自动推送到单位大屏,并短信提醒本人 “你已亮起西柏坡精神黄灯”。绿灯累计十次,则弹窗表扬。技术不复杂,却把人民评判从纸面请到了指尖。


三条活路共同指向一个动作:让精神从展柜走进柴米油盐。只要干部和群众在同一条板凳上呼吸,西柏坡的灯火就不会灭。


关键词: 红色文化传承
课程咨询
课程咨询
西柏坡红色培训基地
关闭西柏坡红色培训基地在线客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