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课堂为笔,绘就西柏坡思政教育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2-05
以实践课堂为笔,绘就西柏坡思政教育新画卷
一、感受发展成就,感悟初心使命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思政课教师与高校其他思政工作者联合,应将这些发展成就融入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企业,了解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学生可以深入生产车间,亲眼目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努力与成就,从而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党的政策如何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感悟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使命。
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带领学生走进美丽乡村,观察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与当地农民交流,了解他们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党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利用红色资源,讲好 “行走的思政课”
西柏坡及各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将课堂 “搬” 到红色场馆,开展沉浸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
以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为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聆听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故事。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在参观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现场环境,进行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力量。
除了西柏坡纪念馆,各地还有许多红色场馆,如革命烈士陵园、抗战纪念馆等。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前往这些场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如开展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三、深入基层群众,厚植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厚植家国情怀。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参与社区环保行动,组织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为社区居民带来实际的帮助,还能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学生们能够学习到群众的智慧和勤劳朴实的品质,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开展农村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学生可以与农民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调研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四、发挥朋辈引领,投身伟大实践
朋辈之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能够用生动鲜活的 “活教材” 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这些校友在毕业后,有的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为了农村发展的带头人;有的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他们的故事真实而生动,能够让在校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与校友的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让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和感悟。在分享会上,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如调研报告、实践作品等。通过分享,不仅能够让其他学生了解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还能为他们提供实践经验和方法借鉴。同时,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实践的认识,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激活以西柏坡为依托的实践课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发展成就、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基层群众、发挥朋辈引领作用,能够让实践课堂成为淬炼青年的重要平台。在未来的思政教育中,我们应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实践课堂的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我们以实践课堂为笔,以西柏坡精神为墨,绘就思政教育的绚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