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要闻

以西柏坡为钥,开启学校党史思政教育新篇

发布时间:2025-02-13 人气:

以西柏坡为钥,开启学校党史思政教育新篇

西柏坡,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节点的伟大抉择与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它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更是一座蕴含着无尽精神财富的宝库。在新时代,将西柏坡的历史价值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激发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党的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通过思政课这一平台,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从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思政课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比如,以西柏坡时期的革命事迹为切入点,讲述党中央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解放战争的关键胜利;讲述七届二中全会上 “两个务必” 思想的提出,让学生了解党在胜利前夕的清醒与担当。通过这些故事,让中小学生了解党的基本历程,认识到革命建设的艰难困苦以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小培养他们对党的深厚情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扮演西柏坡时期的革命人物,重现历史场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党史教育的熏陶。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具备更强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近现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让当代大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以西柏坡精神为引领,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西柏坡这样一个小山村,指挥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进而理解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分析西柏坡时期党对未来国家建设的规划与设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领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在西柏坡时期的具体体现,深刻理解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通过这些深入的学习与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更好地将西柏坡相关的党史内容融入学校思政课,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党史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前往西柏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亲身感受西柏坡的历史氛围,收集教学素材,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材编写方面,要增加西柏坡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丰富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制作西柏坡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的有益补充。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举办西柏坡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邀请西柏坡当地的老革命家、党史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历史故事和感悟。

西柏坡为学校思政课的党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的共同努力,充分挖掘西柏坡的历史价值,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课程咨询
课程咨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