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大思政课” 激活西柏坡红色资源,铸魂育人
发布时间:2025-02-15
以 “大思政课” 激活西柏坡红色资源,铸魂育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柏坡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片土地,承载着中国革命的重要记忆,是党和人民军队在解放全中国前夕的重要指挥所。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柏坡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它包含着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等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如何让西柏坡精神在教育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联动社会大课堂,凝聚 “大思政课” 育人力量,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完善全员育人制度体系是关键。在教职工的岗位职责中增加育人内容,让教师、管理、后勤等各类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在育人中的角色和责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巧妙地融入西柏坡精神。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讲解革命题材的文章时,深入挖掘文章背后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数理化课堂上,也可以讲述科学家们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科研事业奋斗的故事,与西柏坡的艰苦奋斗精神相呼应。为了确保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设立考核机制必不可少。将育人工作纳入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行为习惯养成、社会实践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这样一来,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全员参与育人的良好氛围。
营造全员育人文化氛围同样重要。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节,以 “传承西柏坡精神” 为主题,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展览中展示西柏坡时期的珍贵文物复制品、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等,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可以开展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们在准备和讲述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西柏坡的历史,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对在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和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学习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文化墙等宣传他们的事迹,树立榜样,激励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育人。
健全与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机制,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 “红色文化亲子之旅”,带领学生和家长一同前往西柏坡参观学习。在旅途中,家长和学生共同聆听西柏坡的历史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回到家中,家长也能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开展家长志愿活动日,邀请家长担任红色文化讲解员,分享自己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这不仅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还丰富了育人资源。学校还应加强与社区、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与社区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学生们可以在社区中宣传西柏坡精神,同时也能从社区的实践中加深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外辅导活动,邀请企业中的优秀党员讲述自己在工作中如何践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将西柏坡精神与新时代的奋斗精神相结合,让学生在多元环境中健康成长。
西柏坡的红色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通过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联动社会大课堂,凝聚 “大思政课” 育人力量,我们能够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完善全员育人制度体系、营造全员育人文化氛围、健全与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机制,这些举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 “大思政课” 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学生们能够在西柏坡精神的滋养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西柏坡的红色基因在教育的传承中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