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要闻

以西柏坡精神为帆,驶向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彼岸

发布时间:2025-02-24 人气:

以西柏坡精神为帆,驶向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彼岸

西柏坡,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孕育出了影响深远的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西柏坡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胜利等内涵,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全面振兴是绕不开的关键一环,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这是多年来重视 “三农” 工作的成果体现。但不容忽视的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夯实 “三农” 工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三农”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器,农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 2025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 “三农” 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这是做好 “三农” 工作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的脱贫攻坚方略,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 “三农” 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党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制定政策到投入资源,全方位推动 “三农” 工作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无论是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农村体制机制创新,都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之间、农村各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绿色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要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开放发展有利于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加强农村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产品走出国门,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共享发展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做好 “三农” 工作的重要原则。稳中求进要求我们在保持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城乡融合发展强调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守正创新则是在继承和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改革开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激发农村市场活力;加强农村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参与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千万工程” 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乡村建设的成功范例,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到 “千村精品、万村美丽” 再到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体现了乡村建设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我们要学习其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理念和做法,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保护好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西柏坡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以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未来。


课程咨询
课程咨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